本报合肥1月26日电(记者薛昌词)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安徽省九届三次人代会上获悉,面对乡镇拖欠工资严重状况,省长王太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,全面实施乡镇财政解困工程,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作为财税工作的重点,3年内解决乡镇财政“吃饭”问题。
近两年,安徽省乡镇拖欠工资现象日趋严重,乡镇基本不能按时发工资,拖欠工资已较普遍,造成教师、乡政府工作人员人心浮动。本月初,萧县黄口镇千余教师已8个月未领工资。
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,造成乡镇发不出工资的重要原因,一是财税体制不合理,上面拿的多,下面留的少;二是债务沉重,乡镇一般负债在二三百万元以上,重者超千万元,不堪重负;三是乡镇“吃皇粮”人过多;四是乡镇财政管理混乱,吃喝成风,小汽车、手机消费过大,贪污现象时有发生。
在乡镇财政解困工程中,安徽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,首先强调扶持乡镇发展经济,增强造血功能。其次,严格乡镇财政支出管理,保证工资发放。凡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的乡镇,工程停建、车子停转、会议停开。第三,停止各类达标摊派活动,减轻债务负担,不准搞年年翻新的“政绩工程”。
为了保证乡镇财政解困工程取得实效,省政府要求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,一级抓一级,强化督查,切实抓好乡镇财政干部培训,健全管理制度,提高理财水平,力争3年解决困难乡镇财政的“吃饭”问题,5年使全省乡镇债务减少到合理限度,化解乡镇财政的风险。